当前位置:天天建筑库建筑考试一级建造师考试一级建造师考试模拟题一级建造师考试模拟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点详解(五)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点详解(五)

05-21 00:10:18  浏览次数:664次  栏目:一级建造师考试模拟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标签:试题,题库,真题下载,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点详解(五),http://www.ttjzk.com
26 、在基础和结构施工阶段政府监督机构按照监督方案(    )安排监督检查。 
A.每3天;B.每月;C.每半月;D.不定期。
  标准答案:B 
 解 析: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机构按照监督方案对项目施工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其中在基础和结构阶段每月安排监督检查。 
27 、对建设工程项目结构主要部位( 如桩基、基础、主体结构)除了常规检查外,在分部工程验收时进行监督,即建设单位将施工、设计、监理、建设方分别签字的质量验收证明在验收后(   )内报监督机构备案。
A.3个月;B.1个月;C. 半个月;D.3天。 
  标准答案:D 
 解 析:对建设工程项目结构主要部位( 如桩基、基础、主体结构)除了常规检查外,在分部工程验收时进行监督,即建设单位将施工、设计、监理、建设方分别签字的质量验收证明在验收后三天内报监督机构备案。
28 、竣工阶段监督部门编制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在竣工验收之日起(   )内提交竣工验收备案部门。
A.3天;B.5 天;C.半月;D.一个月。
  标准答案:B
解 析:编制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在竣工验收之日起五天内提交竣工验收备案部门。
29 、( )是分层法的基本思想。 
A.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多,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 
B.了解工程质量问题形成的统计规律就行了。
C.寻求解决工程质量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D.所有质量问题都是相关的。 
  标准答案:A 
 解 析:由于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多,因此, 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以便准确有效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这就是分层法的基本思想。
30 、根据下表(表1Z204051 )提供的统计数据表可知,主要是(   )焊接质量影响了总体的质量水平。
A.作业工人A; B.作业工人B;C.作业工人C; D.全体作业工人; 
  标准答案:C 
 解 析:通过分层调查表,可以明显看出是作业工人C对总体质量水平影响最大。 。www.ttjzk.com
31 、调查分析按合同类型的层次划分不包括( )。 
   A .总承包层次 B.联合体承包层次 
C.专业分包层次 D.劳务分包层次 
  标准答案:B 
 解 析:按合同分: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
32 、因果分析图法又称( )。 
A.头脑风暴法;B.分层分析法;C.树行分析法;D.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
  标准答案:D 
 解 析:因果分析图法,也称为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采用如图1Z204052所示的方法,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
33 、使用因果分析图法,首先画出因果分析图,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  ),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
A.直接原因     B.次要原因  C .所有原因D.最主要原因
  标准答案:D 
 解 析:因果分析图法,也称为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采用如图1Z204052所示的方法,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
34 、因果分析图的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出现的原因,每一张分析图都应对(  ) 进行分析。
  A.多个质量特性   B.几个主要质量特性
  C.一个质量特性   D.所有质量特性
  标准答案:C 
 解 析:因果分析图法,也称为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采用如图1Z204052所示的方法,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
35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  )进行状况描述。
A.鱼刺图     B.分层法   C.因果分析图法   D .排列图法 
  标准答案:D 
 解 析: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描述,它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 
36 、对于发生的质量问题,累计频率0~80%定为A 类问题,即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管理;将累计频率在80% 一90% 区间的问题定为B类问题,即次要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将其余累计频率在90%~100% 区间的问题定为C类问题,即一般问题,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以上方法称为(  )。
A.直方图法;B.因果分析法;C.概率分析法;D.ABC分类管理法。
  标准答案:D  来源:www.ttjzk.com
 解 析:根据表1Z204053— 2的统计数据画排列图(见图1Z204053), 并将其中累计频率0~ 80%定为A类问题,即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管理;将累计频率在80%一90%区间的问题定为B类问题,即次要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将其余累计频率在90%~100% 区间的问题定为C类问题,即一般问题,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以上方法称为ABC分类管理法。 
37 、制作好直方图之后,进行观察分析是根据(  )判断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和能力。
A.贝叶斯分布   B.三角形分布  C.泊松分布  D.正态分布
  标准答案:D 
 解 析:直方图法的应用,首先是收集当前生产过程质量特性抽检的数据,然后制作直方图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和能力。如表1Z204054为某工程10组试块的抗压强度数据150个,但很难直接判断其质量状况是否正常、稳定和受控情况,如将其数据整理后绘制成直方图,就可以根据正态分布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38 、对ISO 9000 族标准,我国目前采用的方法是( )采用。
 A。等效    B .等同 C.参照    D .参考 
  标准答案:B 
 解 析:GB/T190 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我国按等同原则,从2000版ISO 9000 族国际标准转化而成的质量
管理体系标准。
39 、2.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强调以(  )为关注的焦点。 
A.创新   B. 顾客 C.过程方法D.持续改进
  标准答案:B 
 解 析: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40 、质量体系的编制和使用是() 
A.静态的     B. 动态的  C.平衡的  D. 动静结合的 
    标准答案:B
解 析:编制和使用质量体系文件本身是一项具有动态管理要求的活动。 。www.ttjzk.com
4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般无统一规定,以(  )为准则。 
A.顾客满意    B.过程受控C.有效D.质量监督 
  标准答案:B 
 解 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般由以下内容构成:
 ●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质量手册;
 ● 质量管理标准所要求的各种生产、工作和管理的程序性文件;
 ● 质量管理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记录。    以上各类文件的详略程度无统一规定,以适于企业使用,使过程受控为准则。 
42 、GB/T190 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主要有( )项内容。
 A.6 B.5 C.3 D.4 
  标准答案:D 
 解 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般由以下内容构成:
 ●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质量手册;
 ● 质量管理标准所要求的各种生产、工作和管理的程序性文件;
 ● 质量管理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记录。 
4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  )应反映用户及社会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及企业相应的质量水平和服务承诺,也是企业质量经营理念的反映。
A.质量计划     B.质量手册  C.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D.程序性文件
  标准答案:C 
 解 析: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一般都以简明的文字来表述,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方向目标,应反映用户及社会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及企业相应的质量水平和服务承诺,也是企业质量经营理念的反映。
44 、企业为落实质量管理工作而建立的各项管理标准、规章制度都属(  ) 范畴。 
A.质量计划     B.质量手册  C.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D.程序性文件
  标准答案:D 
 解 析:企业为落实质量管理工作而建立的各项管理标准、规章制度都属程序文件范畴。
45 、质量记录是产品质量水平和质量体系中各项质量活动进行及结果的客观反映,应具有(   )特点。 
A.可检查性     B.可追溯性  C .可反馈性D.可利用性
  标准答案:B 
 解 析:质量记录是产品质量水平和质量体系中各项质量活动进行及结果的客观反映。具有可追溯性的特点。
46 、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识别并提供实现质量的目标和持续改进所需的( )。 
 A.参与单位 B。协作单位C.领导机构    D .资源 
  标准答案:D 
 解 析: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识别并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和持续改进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员、基础设施、环境、信息等。
47 、质量认证制度是由(   ) 对企业的产品及质量体系作出正确可靠的评价,从而使社会对企业的产品建立信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点详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