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建筑库建筑学堂建筑知识施工方案全新构想:拟定三套方案 海峡隧道直抵台湾(图文)

全新构想:拟定三套方案 海峡隧道直抵台湾(图文)

05-17 17:07:11  浏览次数:121次  栏目:施工方案
标签:弱电工程施工方案,市政工程施工方案, 全新构想:拟定三套方案 海峡隧道直抵台湾(图文),http://www.ttjzk.com
全新构想:拟定三套方案 海峡隧道直抵台湾(图文) 搜狐科学


提出这个构想的建筑界骄子就是清华大学著名工程专家吴之明教授。在2004年岁末的一天,我们如约来到清华大学水利馆,准备对吴教授进行专访。水利馆收发室的老师傅听说我们来找吴教授,非常肯定地摇了摇头:“你们可找不着他。”可见,能跟吴教授预约时间多么难得。

英吉利海峡隧道激发了人们更多的想象。白令海峡隧道、直布罗陀海峡隧道都已开始了方案研究和论证。中国人能不能在21世纪有自己的台湾海峡隧道呢?

1.愿望和需求

密切台湾和中国大陆的联系是海峡两岸以及海内外炎黄子孙长期的共同愿望。建设台湾海峡隧道必将促进海峡两岸的来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富强。





目前台湾资本在大陆的投资已初具规模,95年投资额达60亿美元。海峡两岸经济互补、互利,共同繁荣的前景是乐观的。台湾的经济辐射自然会带动福建的发展。隧道两端地区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台湾海峡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连成一个高效的交通网,必将促进地区和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

  预计该海峡隧道的交通需求将是巨大的。台湾2100万人口,即使每年有1/3到大陆探亲、观光一次,往返就是1400万人次。中国12亿人口,即使在60年内每人到祖国宝岛旅游一次,每年往返就是4000万人次。如果考虑大陆民工可能去台湾做劳务,以及商务与国际旅客,估计每年会达到 6000万人次,这将近是目前跨英吉利海峡客运总量的2倍。自然,还会有其它货运业务。

  2.地理与线路

  台湾海峡最窄的地段是从福建福州市附近的平潭到台湾台北市附近的新竹,直线距离约120km,海峡深度普遍在80m之内。计及隧道在两岸的延伸总长可能达150km。这条线路的两端均靠近台湾和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外,从福建的厦门经金门、膨湖到台湾的台南以北,也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好处是中间有几个岛屿,不过线路要长得多。

  3.困难和问题

  显然,最大的困难是台湾海峡两岸的长期阻隔。然而,加强海峡两岸的联系,建立贸易和通讯关系,密切科技与文化的交流,毕竟是历史的潮流。建设海峡隧道正好提供了一种合作极好机会。

  台湾海峡地层处于较新的地质活动年代,而且地震比较频繁。这需要对其工程地质作充分的勘测和论证。台湾海峡隧道很长,约为欧洲隧道的3倍,在通风设计、施工掘进方面也会提出一些需要专门研究的工程技术问题。

  建造如此宏大的工程,按目前价格就可能需要数千亿人民币。台湾海峡两岸近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率均较高。预期到下世纪初,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达到英、法两国当前的总和。那时中国会有更强的经济实力。不过筹集巨额资金仍将是一个难题。是否借鉴欧洲隧道的做法,采用建设—经营—转让 (BOT)方式,发行股票,向国际金融市场筹资等,都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4.准备和时机

  “构想”的提出可能引起海峡两岸和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他们将会各抒己见,进一步增加接触、探讨和交流。

  当前至少可以着手法做以下几件事:发起一个预可行性研究项目;联络海峡两岸和海内外有识之士共同研讨;进行海峡两岸的地理、地质考察。

  预则立,不预则废。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起动必定要做长期的精心准备,反复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多方案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一旦条件成熟,不失时机地让梦想变为现实。

  3月23日、24日,“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研讨在台湾海峡架设大桥和开通隧道的可行性问题。这次会议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兴趣,世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厦门。

  学生冷清,记者热闹

  “厦门和金门打算架桥通车,你知道吗?”在厦门的报纸、广播和电视连续两天的“新闻轰炸”后,记者问一位出租车司机。他先是惊讶:“不会吧?” 继而轻松地说:“那好啊,这样我就可以把客人直接送到台湾去了。”记者又问:“就不怕他们的军队开过来?”他回答说:“他们不敢吧,打他们应该没问题。”

  在厦门大学,学生们对这次研讨会并没有倾注更多的热情。会议正好在周六、周日召开,厦大校园里与平时没什么不同。记者向一名学生问路,他居然不知有此会议。在“嘉庚楼”主楼二楼的会场,记者注意到,除了与会代表、福建省和厦门市台办的工作人员外,很少有学生模样的人。也许是由于会场早已爆满,厦门大学并没有组织学生来“捧场”。

  记者却成了会场的“主角”。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电视台的摄像机各就各位,摄影记者来回穿梭,文字记者们一窝蜂地围着某个发言人问这问那。不大的会场,新闻战硝烟四起。

  金门县长说来又不来

  这次会议引起了福建省政府官员的关注。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为会议发来了贺信。他在信中说:“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两岸人民同根同源,情同手足……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早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梦想。今天两岸学者又一次汇聚一堂,共商海峡桥隧大计,足见两岸对这一美好梦想的不懈追求。”

  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在致词中说,在台湾海峡修建桥梁和隧道的构想是个世界创举,就像当年修建万里长城一样。他认为,在厦门与金门之间修建通道,技术和资金都不应该是问题,只是要等待时机。他最后说:“这样的一条通道总有一天会在地球上出现。”

  台湾的金门方面对修建这条通道的热情最高,因为金门距厦门仅5公里之遥,而到台湾岛约有200公里。一位到过金门的人士告诉记者,厦门远比金门繁华。 3月22日上午9时,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金门县长李炷烽将在10时30分乘船抵达厦门。在当天晚上召开的新闻预备会上,厦门市台办也透露,李炷烽将出席研讨会的开幕式并讲话。但由于种种原因,李最后并未出席,不过他在抵达厦门港时说,金厦间的定期航班将很快开通。这是李炷烽当选金门县长后第一次来厦门。他在竞选前曾提出,“一国两制”可以先在金门搞试点。他还透露,金门乡亲很期待“金厦大桥”的建成,并已为前期的准备工作筹集到了一部分经费。目前,他们正在向台湾当局申请资助。在会上直接表达金门人民热切愿望的是来自“金马地区两岸交流协会”的吴成典先生。他代表会长李炷烽在研讨会上致词说:“金门有 1600年的历史,其中有1550年都与厦门在一起。厦门金门一个门,水亲土亲大家亲。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要建一座桥梁让金门和厦门生活在一起。金门是厦门的后花园,21世纪我们要做的创举就是不让金门永远是离岛!”

  三套海峡隧道方案

  很难想象,在台湾海峡修建桥梁、隧道的构想其实只缘于一次学术访问。第一位提出“台湾海峡隧道”设想的是清华大学21世纪学院的吴之明教授。面对新闻媒体,他说,1995年底,他到英国进行学术访问。当时,英吉利海峡隧道刚通车不久,他选择该工程进行研究,作为那次访问的学术课题。1996年初,在友人的陪同下,他坐车穿越了英吉利海峡50公里长的海底隧道。他的“台湾海峡隧道”构想就是在这次旅行中浮现出来的。回国后,吴之明教授在许多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建设“台湾海峡隧道”的设想。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个构想引起了热烈反响,台湾的同行还寄来许多资料,要和他共商“圆梦”大计。

  1998年底,在各方的努力下,两岸专家首次在厦门就“台湾海峡隧道”工程进行探讨、论证。1999年底,两岸专家再次聚首福建平潭,着重探讨了海峡隧道建设的北线方案。专家们设想中的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工程建设方案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三种,起点均在福建。其中最短的是北线隧道,起于福建的平潭,止于台湾的桃园海滨,长125公里;最长的是南线,即厦门—金门—澎湖—嘉义海滨,跨海总长约207公里;中线从福建莆田到台湾中部,因为此线的海底地质情况复杂,已很少再被提及。

  在这次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们主要关注的是南线方案。第一位提出南线方案的是厦门大学海洋系的蔡爱智教授。早在1999年3月,蔡教授就向厦门市台办提出了召开南线方案论证会的建议。在他看来,目前比开凿隧道更可行的方法是:首先在厦门和金门之间建一座大桥。厦门与小金门相距仅4.5公里,中间水域纵列着一条梭形浅滩和众多小岛,水深不过20米。在浅滩上,甚至只需建堤而不需建高架桥。此外,两地之间的一系列小岛礁将成为大桥桥墩的理想落脚点。

  那么,建成这样一座大桥需要多长时间呢?蔡教授说,只要两岸共同努力,也就是几年时间。他还透露,金门已经拿出了几个亿的资金,今年将在大小金门之间宽2公里的海面上筹建罗厝至金鱼尾的岛际大桥。这是金门方面对“金厦大桥”的一个积极呼应。

[1] [2]  下一页

,全新构想:拟定三套方案 海峡隧道直抵台湾(图文)
++《全新构想:拟定三套方案 海峡隧道直抵台湾(图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