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设在绝缘支持件上的绝缘导线其支持点间距 表3-24
线芯最小截面 (mm2) 绝缘导线的支持点间距
铜 线 铝 线 (mm)
1.0 1.5 1.5 2.5
1.0 1.5 2.5 2.5
2.5 2.5 4 6 ≤6000 ≤12000
室内、室外敷设时至地面的最小距离 表3-25
敷 设 方 式 最 小 距 离 (mm)
室 内 室 外 2500 2700
室 内 室 外 1800 2700
3.2.1.8 导线在转弯、分支和进入电气器具处,均应装设支持件固定。支持件与转弯中点、分支点和电气器具边缘的距离在瓷柱配线时应为60~100mm。
3.2.1.9 室外配线当跨越人行道时,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3.5m;跨越通车道路时不应低于6m。
3.2.1.10 在室外,瓷柱及瓷瓶在墙面上直接固定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应超过2m。
3.2.2 弹线定位方法:请见3.1、3.2节3.4.2有关内容。
3.3 预埋本砖和保护管,请见3.1、3.3节有关内容。
3.4 预埋塑料胀塞:请见3.1、3.4节有关内容。
3.5 瓷柱及瓷瓶固定:
固定瓷柱和瓷瓶可采用木砖、塑料胀塞和支架固定。
3.6 导线敷设:
3.6.1 导线敷设方法:
先将绑线按所需的长度断开,扎成小束。然后将导线放开并抻直,由一端开始绑回头固定在瓷柱(瓶)上,其中间瓷柱(瓶)的绑法有两种,受力瓷柱(瓶)采用"双花"绑法;加档瓷柱(瓶)采用"单花"绑法。绑扎牢固后应进行调直,至终端瓷柱(瓶)处,抻紧绑回头。由上到下,逐条绑扎。最后绑扎固定中间支点,导线固定后应留有适当余量。
3.6.2 导线敷设要求:
3.6.2.1 导线间的距离应符合3.2节中的有关规定。两根相邻的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同一方向(左侧或右侧)或者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外侧,不允许放在内侧。
3.6.2.2 导线分支时,其分支点必须加装瓷柱或瓷瓶,用以支持分支线的张力,如丁字做法。
3.6.2.3 导线在拐角时,瓷柱或瓷瓶安装。
3.6.2.4 导线与热力管(水管)道交叉时,必须加套绝缘管,绝缘管的两端应用瓷柱
(珠)或瓷瓶固定。
3.6.2.5 导线在进入电气器具,开关及插座时,应在距其100mm处用瓷柱或瓷瓶加以固定,导线穿墙做法。
3.6.2.6 瓷柱或瓷瓶配线时,终端回头绑扎的公卷和单卷数见表3-26所示。
3.6.2.7 所用绑线应根据导线的截面进行选择,见表3-27所示。
公 卷 和 单 卷 数 表3-26
导线截面 (mm2) 1.5~2.5 4~25 35~70 95~120
公卷数 8 12 16 20
单卷数 5 5 5 5
导线与绑线选择数据表 表3-27
导线截面 绑 线 直 径 (mm)
(mm2) 铁扎线 铜扎线 铝扎线
%26lt;10 10~35 50~70 ≥95 0.8 1.2 1.0 1.4 2.0 2.6 2.0 2.0 2.6 3.0
3.7 导线连接:
3.7.1 螺旋接线钮连接:
在配线过程中,凡有分支接头处均应预留出接线端头,并在接头处的瓷柱或瓷瓶上
两边绑好回头,再将分支线绑好。请见3?、3.8节有关部分。
3.7.2 LC安全型压线帽连接要求,请见3?、3.8节有关部分。
上一篇:塑料护套线明配线施工工艺 下一篇:瓷夹(塑料夹)配线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