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打桩顺序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先深后浅;依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由于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或向四周进行,也可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5)接桩:
1)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接桩,其预埋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缝变形。焊缝应连续焊满。
2)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
3)接桩处入土前,应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漆。
(6)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则送桩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进行送桩。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密实。
(7)检查验收。每根桩已打到贯入度要求,而桩尖标高进入持力层接近设计标高时,或打至设计标高时,应进行中间验收在进行控制时,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锤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规定的数值,或以桩尖打至设计标高来控制,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好施工记录。然后移桩机到新桩位。如打桩发生与要求相差较大时,应经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8)打桩过程中,遇见下列情况应暂停,并及时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1)贯入度剧变;
2)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
3)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
(9)待全部桩打完后,开挖至设计标高,做最后检查验收,并将技术资料提交总包。
(10)冬期在冻土区打桩有困难时,应先将冻土挖除或解冻后进行。
5.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2)打桩的标高或贯入度、桩的接头节点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321。
打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允许偏差 表1-321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桩中心位置偏移
有基础梁的桩
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