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水时,窨井边应设临时行人便桥,以保证灌水及检查渗水量等工作时的安全。严禁站在井壁上口操作,上下沟槽必须设置立梯、戴上安全帽,并预先对沟壁的土质、支撑等进行检查,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排除,以保证闭水试验过程中的安全。
(五)、工艺和安全要求
管道安装前,宜将管、管件按施工设计的规定摆放,摆放的位置应便于起吊及运送,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
管道安装应采用专用工具起吊,装卸时应轻装轻放,运输时应稳、绑牢、不得相互撞击;管节堆放宜选择使用方便,平整、坚实的场地,堆放时应垫稳,堆放层高应符合有关规定,使用管节时必须自上而下依次搬运。
管道应在沟槽地基,管基质量检验合格后安装,安装时宜自下游开始,承口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管节下入沟槽时,不得与槽壁支撑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沟内运管不得扰动天然地基。
管道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不得受扰动;槽底为坚硬地基时,管身下方应铺设砂垫层,其厚度须大于150mm;与槽底地基土质局部遇有松软地基,流沙等,应与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措施。
管道安装时,应将管节的中心及高程逐节调整正确,安装后的管节应进行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管道安装时,还应随时清扫管道中的杂物,管道暂时停止安装时,两端应临时封堵。
雨期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缩短开槽长度,及时砌筑检查井,暂时中断安装的管道应临时封堵,已安装的管道验收后应及时回填土;做好槽边雨水径流疏导路线的设计,槽内排水及防止漂管事故的应急措施;雨天不得进行接口施工。
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连接时,必须先检查已建管道接口高程及平面位置后,方可开挖。
给水管道上采用的闸阀,安装前应进行启闭检验,并宜进行解体检验。
沿直线安装管道时,宜选用管径公差组合最小的管节组对连接,接口的环向间隙应均匀,承插口间的纵向间隙不应小于3mm。
闸阀安装应牢固、严密、启用灵活、与管道直线垂直。
钢筋混凝土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应进行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管座砼采用分层浇筑,管座平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大于5.0N/mm2,方可进行安管。管节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安装时应使管节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规定,调整管节中心及高程时,必须垫稳,两侧设撑杆,不得发生滚动,管节中心,高程复验合格后,应及时浇筑管座砼。
钢筋砼管安装时,插口进入承口后,应将管节接口环向间隙调整均匀,再用水泥砂浆填满、捣实、表面抹平,接口必须平直,填料密实,饱满、表面平整、不得有裂缝现象。
检查井底基础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排水管检查井内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砌筑,表面采用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
给水管道的井室安装闸阀时,井底距承口或法兰盘的下缘不得小于100mm,井壁与承口或法兰盘外缘距离不应小于250mm(DN400mm)。
井室砌筑应同时安装踏步,位置应准确,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的强度前不得踩踏,砌筑检查井时还应同时安装预留支管,预留支管的管径、方向、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预留支管的管口宜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检查井接入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时应砌砖圈加固,圆形检查井砌筑时,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当四面收口,每层收进不应大于30mm,当偏心收口时,每层收进不应大于50mm。
砌筑检查井、雨水口的内壁应采用水泥砂浆勾缝,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壁应采用水泥砂浆搓缝挤压密实。
检查井及雨水口砌筑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顶板、井圈、盖好井盖。
雨期砌筑检查井及雨水口时,应一次砌起,为防止漂管,可在侧墙底部预留进水孔,回填土前应封堵。
雨水口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歪扭,井圈与井墙吻合,井圈与道路边线相邻边的距离应相等,雨水管的管口应与井墙平齐。
管道施工完毕,在回填土前,雨水管道则应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可分段进行,管道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
回填土时,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应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250mm,回填土的密实度必须满足有关要求。
六、 电缆沟工程
(一)、设计概况
本工程电力管沟为覆土式电缆单沟,截面尺寸分为1.0m×1.0m,电缆沟布置在道路西南侧人行道上,电缆沟中心距人行道外侧为0.85m,电缆沟中心平行于道路边线,其纵坡基本与道路纵坡相同,电缆沟为MU10红砖M10水泥砂浆砌筑,1:2.5水泥砂浆内外抹灰,内10厚外15厚.支架为双侧四排设置.盖板为C25预制钢筋混凝土,上铺人行道板。
(二)、施工要求
本工程电缆沟为覆土式,设在道路西侧人行道内,电缆沟采用1.0m×1.0m的单沟断面,沟中心距人行道外侧0.75m;电缆沟断面、盖板、支架做法详见通用图。
电缆沟每隔20~30左右设5块300×1500活动盖板以利拉线、
电缆过路管采用PVC增强管,C35混凝土包封。管底需素土夯实,密实度不小于95%,埋深一般≥0.7米。
(三)、施工方法
1. 施工条件
电缆沟埋深大于1米,因此原则上在其它管道施工未完成并回填土前进行施工,过街及穿越挡墙的管线应与挡墙及道路施工密切配合,合理安排时间,预先埋设,不得防碍道路、挡墙及上部工程的施工。
2. 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中线及给定的座标、相对位置和高程准确地测定线路的中线、标高及开挖边线,经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3. 沟槽开挖:
电缆沟埋深超过1米,计划采用机械开挖,然后预留20厘米进行人工清底,以防超挖。沟槽开挖宽度,应比设计宽度每侧加宽0.5米,以便于模板安装和基槽底排水;边坡放坡系数视现场土质情况而定。必要时应加挡土板作边坡支护。
原则上沟槽开挖土方用机械随挖随运走,如需现场堆土,则采取单侧堆放,按要求应距沟边1m以外,且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4. 基底处理:
基底开挖后应视地下水情况设置排水明沟,如地下水丰富时,基底应留10~15cm用人工修整,必要时在浇筑垫层砼之前用碎石或石粉渣铺填一层后再施工垫层砼。
5. 墙体砌筑:
(1) 施工准备:
普通砖在砌筑前一天应浇湿润,不宜即时浇水淋砖,即时使用。
在基础垫层上弹出电缆沟的墙边线,并根据设计要求的电缆沟深度,砖块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线上标明皮数。
根据皮数线最下面一层砖的标高,可用拉线或水准仪进行抄平检查,砌筑第一皮砖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填碎砖或用砂浆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心找平的方法。
(2) 拌制砂浆
砂浆由设置在现场的砂浆搅拌站拌制。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重,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砂、石配料精确度在±5%以内。
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后加水。拌合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1.5min。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毕。
(3) 操作工艺
砌筑之前,应根据红砖高度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制作皮数杆或将皮数设于电缆沟两条伸缩缝中间砌体的两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