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建筑库建筑学堂建筑知识施工方案墙面干粘石施工工艺

墙面干粘石施工工艺

05-17 17:17:40  浏览次数:545次  栏目:施工方案
标签:弱电工程施工方案,市政工程施工方案, 墙面干粘石施工工艺,http://www.ttjzk.com

3.1 工艺流程:

检查外架子→基层处理→吊垂直、找规矩→抹灰饼、充筋→打底→弹线分格→粘条→抹粘石砂浆→ 粘石→拍平、修整→起条、勾缝→养护

3.2 基层为混凝土外墙板的操作方法:

3.2.1 基层处理:对用钢模施工的混凝土光板应进行剔毛处理,板面上有酥皮的应将酥皮剔去,或用浓度为10%的火碱水将板面的油污刷掉,随之用净水将其碱液冲洗干净,晾干后用1∶l水泥细砂浆(其内的砂子应过纱绷筛)用掺水重20%的107胶水搅拌均匀,用空压机及喷斗将砂浆喷到墙上,或用笤帚将砂浆甩到墙上,要求喷、甩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常温3~5d,直至水泥砂浆疙瘩全部固化到混凝土光板上,用手掰不动为止。

3.2.2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若建筑物为高层时,则在大角及门窗口两边,用经纬仪打直线找垂直。若为多层建筑,可从顶层开始用大线坠吊垂直,绷铁丝找规矩,然后分层抹灰饼。横线则以楼层标高为水平基准交圈控制,每层打底时则以此灰饼做基准冲筋,使其打底灰做到横平竖直。

3.2.3 抹底层砂浆:抹前刷一道掺用水量10%的107胶水泥素浆,紧跟着分层分遍抹底层砂浆,常温时可采用1∶0.5∶4(水泥∶白灰膏∶砂),冬施时应用1∶3水泥砂浆打底,抹至与冲的筋一平时,用大杠刮平,木抹子搓毛,终凝后浇水养护。

3.2.4 弹线、分格、粘分格条、滴水线:按图纸要求的尺寸弹线、分格,并按要求宽度设置分格条,分格条表面应做到横平竖直、平整一致,并按部位要求粘设滴水槽,其宽、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3.2.5 抹粘石砂浆、粘石:抹粘石砂浆,粘石砂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素水泥浆内掺水泥重20%的107胶配制而成的聚合物水泥浆;另一种是聚合物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为水泥∶石灰膏∶砂∶107胶=1∶1.2~2.5∶0.2。其抹灰层厚度,根据石渣的粒径选择,一般抹粘石砂浆应低于分格条1~2mm。粘石砂浆表面应抹平,然后粘石,采用甩石子粘石,其方法是一手拿底钉窗纱的小筛子,筛内装石渣,另一手拿小木拍,铲上石渣后在小木拍上晃一下,使石渣均匀地撒布在小木拍上,再往粘石砂浆上甩,要求一拍接一拍地甩,要将石渣甩严、甩匀,甩时应用小筛子接着掉下来的石渣,粘石后及时用干净的抹子轻轻地将石渣压入灰层之中,要求将石渣粒径的2/3压入灰中,外露1/3,并以不露浆且粘结牢固为原则。待其水分稍蒸灰后,用抹子垂直方向从下往上溜一遍,以消除拍石时的抹痕。

对大面积粘石墙面,可采用机械喷石法施工,喷石后应及时用橡胶滚子滚压,将石渣压入灰层2/3,使其粘结牢固。

3.2.6 施工程序:门窗碹脸、阳台、雨罩等按要求应设置滴水槽,其宽度、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粘石时应先粘小面后粘大面,大面、小面交角处抹粘石灰时应采用八字靠尺,起尺后及时用筛底小米粒石修补黑边,使其石粒粘结密实。

3.2.7 修整、处理黑边:粘完石后应及时检查有无没粘上或石粒粘的不密实的地方,如发现后用水刷蘸水甩在其上,并及时补粘石粒,使其石渣粘结密实、均匀,发现灰层有坠裂现象,也应在灰层终凝以前甩水将裂缝压实。如阳角出现黑边,应待起尺后及时补粘米粒石并拍实。

3.2.8 起条、勾缝:粘完石后应及时用抹子将石渣压入灰层2/3,并用铁抹子轻轻地往上溜一遍以减少抹痕。随后即可起出分格条、滴水槽,起条后应用抹子将起条后的灰层轻轻地按一下,防止在起条时将粘石灰的底灰拉开,干后形成空鼓。起条后可以用素水泥膏将缝内勾平、勾严。也可待灰层全部干燥后再勾缝。

3.2.9 浇水养护:常温施工粘石后24h,即可用喷壶浇水养护。

3.3 基层为砖墙的操作方法:

3.3.1 基层处理:将墙面清扫干净,突出墙面的混凝土剔去,浇水湿润墙面。

3.3.2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墙面及四角弹线找规矩,必须从顶层用特制的大线坠吊全高垂直线,并在墙面的阴阳角及窗台两侧、柱、垛等部位根据垂直线做灰饼,在窗口的上下弹水平线,横竖灰饼要求垂直交圈。

3.3.3 抹底层砂浆:常温施工配合比为1∶0.5∶4的混合砂浆或1∶0.2∶0.3∶4的粉煤灰混合砂浆,冬期施工采用配合比为1∶3的水泥砂浆,并掺入一定比例的抗冻剂。打底时必须用力将砂浆挤入灰缝中,并分两遍与筋抹平,用大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第二天浇水养护。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墙面干粘石施工工艺
++《墙面干粘石施工工艺》相关文章